杏彩体育来凤县与湖南省龙山县同处武陵山区,两县一水相依、一桥相连,山同脉、水同源、民同俗杏彩体育、人同宗。
2011年10月,国务院批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设立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以下简称“龙凤示范区”)。十多年来,来凤、龙山主动作为、携手共进,为跨省协调发展作出了有益探索。
2024年8月,《新时代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发展战略规划(20222035年)》获国家发改委复函同意,同年9月,新规划由湘鄂两省发改委联合批复印发。从此,龙凤示范区建设开启新征程。
湘鄂情大桥是由来凤、龙山共同投资建设,将两县县城距离从3.5公里拉近至零距离,是龙凤示范区“十个一体化”建设项目之一。
来凤县发改局负责人田征西介绍,与2011年相比,2024年龙凤示范区实现生产总值244.43亿元,增长209.56%;财政总收入20.76亿元,增长18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15亿元,增长175.68%;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增长180.66%;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增长324.90%。
规划一体布局,共同编制龙凤示范区发展战略、城市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基础设施一体建设,投资300余亿元,建成湘鄂情大桥、龙凤体育中心、龙凤科教示范园等30多个基础设施项目。特色产业一体发展,共同发展百合、藤茶等主导产业,培育出“里耶脐橙”“来凤生姜”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业品牌。酉水流域一体保护,携手鄂湘渝黔11个县市开展酉水河保护立法和十年禁渔,参与制定《酉水河保护条例》。文化旅游一体推进,聚力打造“千年秦城、土家之源”旅游品牌,联合举办湘鄂龙凤双城马拉松等重大赛事,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和地区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一体优化,实现龙凤城市及跨县乡镇公交一体化,建立“跨省通办”窗口,实施住房公积金跨省异地贷款。生态环境一体治理,全面推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整合关闭露天采石场,复垦复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5%以上。金融服务一体完善,发行龙凤金融IC卡,两县金融机构实现支付同城化。平安创建一体协作,联合成立“平安边界联防联治”调委会,建立跨省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常态化沟通会商机制,形成多层次杏彩体育、宽领域、全覆盖的社会治理格局杏彩体育。人才队伍一体培养,建立龙凤示范区人才事务共商、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三项协作机制,着力打造湘鄂渝边区人才高地。
2月13日,新时代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第九次联席会议在来凤县召开,共谋2025年龙凤示范区建设。
2023年11月,长江中游三省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来凤、龙山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龙凤示范区建设协议》,龙凤示范区建设正式融入湘鄂赣三省协同发展快车道。
在推进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联合办公室和湘鄂两省发改委指导下,来凤、龙山两县联合聘请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编制《新时代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发展战略规划(20222035年)》。2024年8月,龙凤示范区新规划获国家发改委复函同意,同年9月,新规划由湘鄂两省发改委联合批复印发。
新规划文本提出了6个方面24条具体任务以及10个专栏34项工程,围绕共建跨省协调发展示范区,将酉水河高质量发展带、富硒道地中医药材集群、龙凤全域精品旅游、内联外畅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龙凤智能商贸物流体系、龙凤绿色低碳新生态、龙凤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龙凤教育资源统筹共享、龙凤医疗互补共享等一大批重大工程项目纳入新规划。
在上一轮“十个一体化”基础上,新时期龙凤示范区建设按照城乡协同共建、产业协同共育、基础协同共联、环境协同共治、服务协同共享、机制协同共创“六个协同”重点推进。到2030年,跨省协同发展机制更加完善,“龙凤呈祥”酉水河高质量发展带建成,湘鄂渝边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和聚集效益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跨省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形成,龙凤城建设目标全面实现,以龙凤城为中心的湘鄂渝边区经济增长极基本形成。
3月5日,来凤、龙山两县文旅部门负责人齐聚来凤,共商“龙凤呈祥成渝共享”文旅推介有关事宜。两县围绕成渝客源市场对接、高铁时代文旅营销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达成“资源互通、政策共推、市场共享”模式,联合推出跨省精品线路,创新推出“一票通”等惠民政策,让游客体验“一脚踏两省”的独特魅力,打造武陵山文旅协作标杆。
这是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联合办公室挂牌后的首次深度合作,标志着两县在文旅融合、区域协同发展上迈出关键一步。
2月23日,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联合办公室在来凤县挂牌成立。两县建立起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联席制度,实施两年一轮值制度,两县人员联合办公,统筹龙凤示范区建设共建共推事宜。
今年,两县确立新时代武陵山龙山来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联合向上争取国家、省、州的政策、项目、资金、土地、人才支持,共同推进龙凤示范区路网联通工程、武陵山龙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十大协作共建项目建设。同时,围绕城乡协同共建、环境协同共治、服务协同共享、机制协同共创、产业协同共育、基础协同共联等六个方面,开展跨省协作、改革探索和创新示范,争创国家级跨行政区合作发展试点。
此外,两县还按照“龙凤呈祥、土家之源、景城一体”功能定位,规划建设“龙凤呈祥”酉水河高质量发展带,打造集产业、旅游、消费、文化、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酉水河高质量发展带,为龙凤示范区建设新地标、塑造新形象。
来凤、龙山正抢抓协同发展机遇,聚焦共建共享,携手并进谱写龙凤示范区建设新篇章。